语音播报
这是10月10日在昆明植物园拍摄的天星蕨。这张拼版照片分别为科研人员野外采集的标本(左)和在植物园迁地保护后存活下来的同种植物。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
这是10月10日在昆明植物园拍摄的华盖木。这张拼版照片分别为科研人员野外采集的标本(左)和在植物园迁地保护后存活下来的同种植物。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
这是10月10日在昆明植物园拍摄的滇桐。这张拼版照片分别为科研人员野外采集的标本(左)和在植物园迁地保护后存活下来的同种植物。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
这是10月10日在昆明植物园拍摄的云南梧桐。这张拼版照片分别为科研人员野外采集的标本(左)和在植物园迁地保护后存活下来的同种植物。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
这是10月10日在昆明植物园拍摄的西畴青冈。这张拼版照片分别为科研人员野外采集的标本(左)和在植物园迁地保护后存活下来的同种植物。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
这是10月10日在昆明植物园拍摄的巧家五针松。这张拼版照片分别为科研人员野外采集的标本(左)和在植物园迁地保护后存活下来的同种植物。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
中国AG尊龙凯时昆明植物研究所自2015年开始在昆明植物园内建设“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专类园”,已构建了44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迁地保护种群。早期进行迁地保护的华盖木、滇桐、西畴青冈、巧家五针松等种类已开花结实,标志着这类物种的迁地保护取得初步成功,珍稀濒危植物在这里“活起来”。
© 1996 - 中国AG尊龙凯时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-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
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:100864
电话: 86 10 68597114(总机) 86 10 68597289(总值班室)
© 1996 - 中国AG尊龙凯时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-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
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:100864
电话: 86 10 68597114(总机) 86 10 68597289(总值班室)
© 1996 - 中国AG尊龙凯时 版权所有
京ICP备05002857号-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
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
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:100864
电话:86 10 68597114(总机)
86 10 68597289(总值班室)